首页 > 卫生专业技术资格> 药学类(中级)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为减少镗孔时的振动,减小变形,镗孔时应尽量()。

A.提高工艺系统刚度

B.减小主偏角

C.增大镗刀后角

D.提高切削用量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为减少镗孔时的振动,减小变形,镗孔时应尽量()。”相关的问题
第1题
当加工中心在加工零件时突遇停电,刀具正在镗孔,一般使用MDI方式退刀。()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在镗孔系时,为了提高质量,应调整好床身导轨与下滑座之间的间隙,尽量使工作台正、反方向进给。()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当用工作台进给镗孔时,镗床导轨的直线度误差会使被加工孔产生圆柱度误差;镗削同轴孔系,会产生同轴度误差。()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镗孔加工可提高孔的位置精度。()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双刃镗刀最大镗孔直径可达()mm。

A.200

B.500

C.1000

D.1500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振动变化的特征是A.压强增大,振幅不变B.压强增大,振幅减小C.

声波由鼓膜经听骨链到达;卵圆窗膜时,振动变化的特征是

A.压强增大,振幅不变

B.压强增大,振幅减小

C.压强增大,振幅增大

D.压强减小,振幅减小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下列关于通气/血流比值的描述,正确的是

A.安静时正常值为0.84

B.比值减少,意味着肺泡无效腔增大

C.肺尖部比值大,可达2.5以上

D.肺下部的比值减小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患者,女,下颌后牙全部缺失,牙槽嵴条件较差。为保护牙槽嵴健康,在排牙时应采取A、适当减少人工牙的

患者,女,下颌后牙全部缺失,牙槽嵴条件较差。为保护牙槽嵴健康,在排牙时应采取

A、适当减少人工牙的数量

B、适当减小人工牙的近远中径

C、适当减小人工牙的颊舌径

D、选择牙尖斜度稍小的人工牙

E、上述方法均可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后牙固定桥修复时,为减小基牙的负担,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A、降低非功能尖斜度B、增大桥体组织面与黏

后牙固定桥修复时,为减小基牙的负担,下列措施不正确的是

A、降低非功能尖斜度

B、增大桥体组织面与黏膜接触面积

C、消除早接触

D、适当减少桥体颊舌径

E、适当加大桥体与固位体间的舌外展隙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患者,女性,40岁,常有天气变冷时双手指关节疼痛。检查时发现双手指关节已明显变形;患者主诉近2个月
出现双侧颞下颌关节区不适,张口度也明显减小,化验示CRP(),ESR加快,类风湿因子RA()。该患者应考虑为

A.翼外肌痉挛

B.双侧关节盘不可复性前移位

C.咀嚼肌群痉挛

D.类风湿性颞下颌关节炎

E.双侧颞下颌关节骨性强直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PFM的瓷层构筑是用瓷粉和专用液调和后在基底冠上堆塑成牙冠的方法。其构筑顺序依次是:遮色瓷、牙本
质瓷、切端瓷和透明瓷关于遮色瓷的操作中,叙述不恰当的是A、在阻断金属色,形成底色的前提下,尽可能给牙本质瓷多留空间

B、遮色瓷层的厚度在0.3mm左右

C、遮色瓷最好分两次烧结

D、第二次烧结温度应比前次低10~20℃

E、在颈部的遮色瓷应呈逐渐移行形态,防止在此过厚或超过边缘

在牙本质瓷、切端瓷和透明瓷的构筑过程中造成瓷层的层次结构变形的因素是A、瓷泥调和过稠

B、瓷泥吸水过度,振动过大

C、各层瓷粉涂附时混合掺杂

D、透明瓷过度构筑

E、唇面体瓷过薄

瓷泥构筑的主要目的是A、准确造型

B、压实瓷泥

C、减少烧结时的体积收缩

D、增加瓷层烧成后的强度

E、保证瓷层的半透明度

为确保牙釉瓷层的构筑空间,要对牙本质瓷层进行回切,其中四步法回切不包括A、邻面回切

B、切端回切

C、唇面回切

D、舌面回切

E、指状沟回切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