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生资格> 中医执业医师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患者,女,48岁。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引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治疗选用()

A、失笑散合丹参饮

B、黄芪建中汤

C、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D、香苏散合良附丸

E、沙参麦冬汤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患者,女,48岁。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者,女,45岁。反复胃脘疼痛6年,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红少津
,脉细数。此病证的证机概要是

A、胃阴亏耗,胃失濡养

B、脾虚胃寒,失于温养

C、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D、湿热蕴结,胃气痞滞

E、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孙某,女,50岁。反复胃脘疼痛6年,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此病证的病机为()

A、胃阴亏耗,胃失濡养

B、脾虚胃寒,失于温养

C、湿热蕴结,胃气痞阻

D、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E、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患者,女,26岁。胃脘嘈杂,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干呕,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其临床意义是A、脾阴不

患者,女,26岁。胃脘嘈杂,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干呕,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其临床意义是

A、脾阴不足

B、胃阴不足

C、胃燥津亏

D、胃热炽盛

E、肝胃不和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症见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方选A.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B.黄芪建中

症见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方选

A.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B.黄芪建中汤

C.良附丸

D.失笑散

E.丹栀逍遥散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症见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舌红少津,脉细数,方选()

A.丹栀逍遥散

B.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C.失笑散

D.黄芪建中汤

E.良附丸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病例摘要:张某,男,57岁,已婚,农民。2014年1月4日初诊。患者患胃病五年,近一月胃部隐痛、嘈杂。现症:
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真心痛相鉴别。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患者,女,26岁,已婚。胃脘嘈杂,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干呕,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其临床意义是A.

患者,女,26岁,已婚。胃脘嘈杂,隐隐灼痛,饥不欲食,干呕,大便干结,舌红少津,脉细数。其临床意义是

A.脾阴不足

B.胃阴不足

C.胃燥津亏

D.胃热炽盛

E.肝胃不和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陈某,女性,45岁。反复胃脘疼痛6年,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五心烦热,大便干结,舌红少
津,脉细数。此病证的证机概要是()

A、胃阴亏耗,胃失濡养

B、脾虚胃寒,失于温养

C、湿热蕴结,胃气痞阻

D、寒凝胃脘,阳气被遏,气机阻滞

E、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胃阴虚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A.口臭

B.干呕呃逆

C.饥不欲食

D.脘痞不舒

E.胃脘隐隐灼痛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患者胃脘嘈杂,饥不欲食,痞胀不舒,隐隐灼痛,干呕,呃逆,口燥咽干,大便干结,小便短少,舌红少苔乏津,脉细数,其临床意义是()

A、寒饮停胃证

B、脾阳虚证

C、胃虚热证

D、胃阳虚证

E、寒湿困脾证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