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如果某债务工具投资以出售为目标,则可以分类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B.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
C.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基金,如果没有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则一般可以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D.债券投资可以按业务模式划分为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和交易性金融资产
A.该金融资产在持有期间不得确认损益
B.发生减值的,应按减记的金额,借记信用减值损失
C.当该项金融资产终止确认时,原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累计利得或损失应转入留存收益
D.期末按公允价值计量,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
B.交易性金融资产在活跃市场上没有报价
C.企业从二级市场上购入的有报价的股票、债券、基金,如果没有划分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则一般可以划分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
D.债券投资可以按业务模式划分为债权投资、其他债权投资和交易性金融资产
流动性与收益性是评价金融资产的重要指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对于金融资产,通常来说其流动性与其收益率是成反方向变化的,高流动性也意味着收益率较低
B.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流动性较强,因此其收益率也相对较低
C.由于货币的时间价值的存在,持有收益率较低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同时也就意味着丧失了持有收益率较高的投资品种的货币时间价值
D.对于金融资产,通常来说其流动性与其收益率是成同方向变化的
A.A公司应在2019年1月1日将该项金融资产重分类为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B.A公司应在2019年1月1日将其他综合收益100万元转入当期损益
C.A公司应在2019年1月1日按1500万元确认该项以摊余成本计量的金融资产
D.A公司在2019年1月1日不需要进行追溯调整
A.金融工具是货币资金或金融资产借以转让的工具
B.金融市场按期限分为短期资金市场和K期资金市场,即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C.金融市场的组织方式是指金融市场的交易采用的方式
D.资本市场所交易的金融工具具有较强的货币性
A.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以重分类为持有至到期投资
B.持有至到期投资不能重分类为贷款和应收款项
C.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不能与其他三类金融资产进行重分类
D.持有至到期投资符合条件时可以重分类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A.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
B.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成本
C.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D.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不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A.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和相关交易费用之和作为初始确认金额
B.应当按取得该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作为初始确认金额,相关交易费用在发生时计入当期损益
C.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将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直接计入当期所有者权益
D.处置该金融资产时,其公允价值与初始入账金额之间的差额应确认为投资收益,不调整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A.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债券投资)取得时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应记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科目
B.贷款和应收款项的初始入账价值按其公允价值计量
C.取得交易性金融资产发生的相关交易费用,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科目
D.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初始入账价值按照公允价值和交易费用之和计量,二者一并记入到“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科目
A.如果金融资产实际现金流量的实现方式不同于评估业务模式时的预期,虽然企业在评估业务模式时已经考虑了当时所有可获得的相关信息,但这一差异依然构成企业财务报表的前期差错
B.一个企业只能采用一种业务模式管理其金融资产
C.企业应当以客观事实为依据,确定管理金融资产的业务模式,不得以按照合理预期不会发生的情形为基础确定
D.对金融资产的分类一经确定,不得变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