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生资格> 临床执业医师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患者男性,62岁,活动时心前区疼痛2年余。1个月来患者发作次数增多,3~5次/天,休息状态下亦能发作,持续15分钟以上缓解。首先考虑的诊断为

A、变异型心绞痛

B、稳定性心绞痛

C、不稳定性心绞痛

D、初发劳力性心绞痛

E、心脏神经症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患者男性,62岁,活动时心前区疼痛2年余。1个月来患者发作次…”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男性,62岁,心前区阵发性疼痛1个月,多在夜间发作。与活动无关。每次发作15分钟,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
导联ST段抬高。首选治疗的药物是

A.硝酸酯类

B.β受体阻滞剂

C.钙离子拮抗剂

D.洋地黄类

E.乙胺碘呋酮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男性,65岁,心前区阵发性疼痛1个月余,多于夜间发作,与活动无关,每次发作持续15分钟,发作时心电图Ⅱ、Ⅲ、avF导联ST段抬高.首选治疗的药物是

A.胺碘酮

B.洋地黄类

C.硝酸酯类

D.钙离子桔抗剂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根据下列题干,回答 133~135 题: 男性,66岁,高血压病l0年,劳力性心前区疼痛2年。平时活动量稍大

根据下列题干,回答 133~135 题:

男性,66岁,高血压病l0年,劳力性心前区疼痛2年。平时活动量稍大或上三楼时出现胸部疼痛,休息缓解。近1个月发作频繁,1~2次/天,约15分/次,休息时也有发作。发作时做心电图ST段压低。

第 133 题 该患者应该诊断为()。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患者,男性,62岁。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急诊就医,心电图示:V1~V5导联出现Q波,且ST段弓背向上抬高。该患者进行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是()

A.前间壁心梗

B.广泛前壁心梗

C.下壁心梗

D.右心室梗死

E.侧壁心梗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患者,男性,62岁。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急诊就医,心电图:V1~V5导联、I、aVL导联出现病理Q
波,且ST段弓背向上抬高超过0.3mV。

此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胃穿孔

B.急性胰腺炎

C.自发性气胸

D.急性心肌梗死

E.带状疱疹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男性患者,60岁,于活动时出现心前区疼痛,为压榨样,每次持续2min可自行缓解,该患者的胸痛可能为A.

男性患者,60岁,于活动时出现心前区疼痛,为压榨样,每次持续2min可自行缓解,该患者的胸痛可能为

A.气胸

B.胸膜炎

C.心绞痛

D.心肌梗死

E.肋间神经痛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患者,男性,62岁,工程师,既往偶有心前区疼痛,含服硝酸甘油有效,此次因工作过累后心前区剧烈疼痛4
小时余就诊,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护士接待时应首先安排的检查是A、超声心动图

B、24小时动态心电图

C、心电图

D、心肌酶化验

E、心脏彩超

护士为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应除外A、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B、静脉注射利多卡因

C、持续吸氧

D、给哌替啶镇痛

E、绝对卧床休息

病人入住病房后,护士指导患者绝对卧床休息,并解释原因,你认为正确的理由是A、减轻疼痛

B、避免增加心脏负荷

C、节省病人体力消耗

D、避免跌倒

E、避免血压升高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男性,66岁,高血压10年,劳力性心前区疼痛2年。平时活动量稍大或上三楼时出现胸部疼痛,休息缓解。近1
个月发作频繁,1~2次/天,约15分/次,休息时也有发作。发作时做心电图 ST段压低

该患者应该诊断为

A.心肌梗死

B.主动脉夹层

C.不稳定型心绞痛

D.变异型心绞痛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简要病史男性,62岁。主诉:反复心前区疼痛4年,双下肢水肿半个月就诊。有“冠心病”病史5年。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患者,男性,62岁。突然出现心前区疼痛伴大汗3小时,急诊就医,心电图示:V0~V5导联出现Q波,且ST段弓背
向上抬高,诊断为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尿激酶治疗,其作用在于

A.疏通心肌微循环

B.增强心肌收缩力

C.溶解冠脉内血栓

D.促进心肌能量代谢

E.减轻心脏前负荷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