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生资格> 临床执业医师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66岁。主诉:阵发性心前区痛10天,加重3天。病史:患者于10天前,在爬山时感心前区

痛,并向左肩放射,经休息可缓解,3天来劳动时亦有类似情况发生,每次持续3~5min,含硝酸甘油迅速缓解。既往有高血压病史30年,无冠心病史,无药物过敏史,有吸烟嗜好,其父有高血压病。查体:T36.5℃,P85次/分,R20次/分,BP180/105mmHg,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巩膜不黄,心界不大,心律齐,未闻及心脏杂音,双肺叩诊呈清音,无啰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无水肿。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病例摘要】患者男性,66岁。主诉:阵发性心前区痛10天,加…”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8岁。主诉:右髋外伤后疼痛、不能行走3h。病史:患者于3h前乘公共汽车,左下肢搭
于右下肢上,突然急刹车,右膝顶撞于前坐椅背上,即感右髋部剧痛,不能行走。遂来院诊治。查体:心肺腹未见异常。仰卧位,右下肢短缩,右髋呈屈曲内收内旋畸形。各方面活动均受限。右大粗隆上移。右膝踝及足部关节主动、被动活动均可,右下肢感觉正常。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病例摘要:宋某,女,40岁,已婚,农民。2015年9月26日初诊。患者3天前同家人争吵后出现胸部闷痛,伴有心
悸、气短、自汗。现症:心胸满闷,隐痛阵发,痛有定处,时欲太息,胸闷遇情志不遂时加重,兼有胃脘胀闷,得嗳气则舒,苔薄腻,脉细弦。 答题要求: (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 (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胃脘痛相鉴别。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61岁。主诉:突发胸痛伴晕厥3h。病史:患者于2h前出现胸痛,呼吸困难,伴大汗淋漓,
恶心、呕吐3次,呕吐物为胃内容物,于来院途中发生晕厥,呼之不应,来我院急诊科就诊,心电图示:急性心肌梗死(下、后壁)、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既往高血压病史5年,血压控制不佳,心绞痛病史3年,吸烟30余年,每天20支。查体:T36.7℃,P35次/分,R25次/分,BP90/63mmHg,神智欠清,呼之不应,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应存在,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心律不齐,心率35次/分,心音低钝,各瓣膜区未闻及杂音,腹软,肝脾未及,双下肢无水肿。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5岁。主诉:腹胀2个月。查体:全腹部压痛,肝脾助下未及,腹水征(+),腹部触诊有柔

【病例摘要】患者女性,35岁。主诉:腹胀2个月。查体:全腹部压痛,肝脾助下未及,腹水征(),腹部触诊有柔韧感。辅助检查:腹水淡黄色,比重1.020,细胞计数4×10/L,分类以淋巴细胞为主,细胞学检查未找到癌细胞。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
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病例摘要:刘某,男,66岁,已婚,农民。患者3年前车祸外伤后出现腰部疼痛,痛处固定,晚间加重,间断口服
中成药及针灸治疗,症状可有所缓解,但停药后症状再次加重。近两日患者腰痛明显,遂前来就诊。刻下症见: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拒按,翻身时疼痛加重,晚间痛甚,纳食可,二便调。舌紫暗,苔薄,脉涩。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痹证相鉴别。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病例摘要:安某,男,66岁,干部。患者8年前体检时发现血糖升高,当地医院予服二甲双胍治疗,未监测血糖
,1月前乏力加重,小便频数遂来就诊。刻下症见:小便频数,混浊如膏,多饮,夜尿频多,面容憔悴,耳轮干枯,腰膝酸软,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而干,脉沉细无力。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瘿病相鉴别。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30岁。主诉:昏迷伴四肢抽搐1h。病史:患者于1h前与家人争吵后,口服"敌敌畏"约25
0ml,家人发现时已神志不清,急来就诊,大小便失禁,出汗多。既往体健,无肝、肾、糖尿病史,无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查体:T35.6℃,P60次/分,R15次/分,BP105/63mmHg。平卧位,神志不清,被动体位,压眶尚有反应,皮肤湿冷,肌肉颤动,巩膜无黄染,瞳孔针尖样大小,对光反射弱,口角流涎,肺叩诊呈清音,两肺较多哮鸣音和散在湿啰音,心界不大,心率60次/分,心律齐,无杂音,腹平软,肝脾未触及,下肢不肿。四肢肌肉强直性痉挛,Babinski征阳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主诉:心悸、乏力2个月。病史:患者于2个月前出现心悸、乏力,上楼吃力,家人
发现面色不如以前红润,病后进食正常,但有时上腹不适。不挑食,粪便不黑,小便正常,睡眠可,略见消瘦,既往无胃病史。查体:T36.5℃,P96次/分,R18次/分,BP130/70mmHg;贫血貌,皮肤无出血点和皮疹,浅表淋巴结不大,巩膜无黄染,心界不大,心率96次/分,心律齐,心尖部可闻及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肺无异常,腹平软,无压痛,肝脾未及,下肢无水肿。辅助检查:Hb75g/L,RBC3.08×10/L,MCV76fl,MCH24pg,MCHC26%,网织红细胞1.2%,粪便隐血试验(),尿常规(-),血清铁蛋白6μg/L,血清铁50μg/dl,总铁结合力450μg/dl。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病例摘要:李某,男,66岁,已婚,农民。患者1周前突发右侧肢体力弱及麻木,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为"脑梗
死",经输液及口服药物治疗后,患者右侧肢体力弱有所好转,此次为求中医治疗,前来就诊。刻下症见:右侧肢体力弱,右手握力差,行走时右足拖地,右侧偏身麻木,面色少华,气短乏力,活动后加重,纳食尚可,大便溏稀,小便可。舌质淡暗,苔薄白,脉沉细。答题要求:1.根据上述病例摘要,在答题卡上完成书面辨证论治。2.中医病证鉴别:请与口僻相鉴别。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