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护士执业资格> 护士执业资格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患者,52岁。卵巢癌术后两个月。化学治疗过程中出现脱发及皮肤色素沉着,护士应()

A、 向患者解释,告知停药后会消失

B、 立即报告医生处理

C、 减少化学治疗药物剂量

D、 减慢输液速度

E、 停止化学治疗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患者,52岁。卵巢癌术后两个月。化学治疗过程中出现脱发及皮肤…”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者,52岁。卵巢癌术后2个月,化学治疗过程中,出现脱发及皮肤色素沉着,护士应()A.向患者解释

患者,52岁。卵巢癌术后2个月,化学治疗过程中,出现脱发及皮肤色素沉着,护士应()

A.向患者解释,告知停药后会消失

B.立即报告医生处

C.减少化学治疗药物剂量

D.减慢输液速度

E.停止化学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患者女,52岁,因左侧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Ⅲ级,直径4 cm,腋淋巴结转移2/12。免疫组织化学:ER(),PR(-),C-erbB2()。术后行AC→T方案化学治疗,第1周期停经,至今已停经6个月。化学治疗后因经济原因无法接受曲妥珠单抗治疗。该情况下最适当的内分泌治疗为

A、阿那曲唑

B、来曲唑

C、依西美坦

D、他莫西芬

E、戈舍瑞林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患者女,52岁,因“左手背部红色斑疹1年”来诊。活检:鳞状细胞癌。活检标本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最可能
阳性的标志物有A、AE1

B、CD3

C、CD20

D、EMA

E、S100

F、Vimentin

适合的治疗方法有(提示 入院后明确诊断为原位鳞状细胞癌,病变大小为1.0 cm×0.6 cm。)A、局部药物治疗

B、全身化学治疗

C、放射治疗

D、光动力治疗

E、冷冻治疗

F、显微外科治疗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有(提示 行手术治疗,术后病理明确诊断为原位鳞状细胞癌,手术切缘距肿瘤4 mm。)A、为保证安全切缘,须再次手术

B、无须再次手术,但术后需要放射治疗和化学治疗

C、术后需要局部药物治疗

D、病理表现为非典型角化细胞侵及真皮

E、瘤细胞核大、细胞质丰富、嗜酸染色

F、具有明显的细胞间桥和角栓形成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卵巢癌先期化学治疗的价值在于

A、提高卵巢癌肿瘤细胞减灭术的手术质量

B、改善患者的预后

C、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D、减少化学治疗耐药

E、延缓肿瘤复发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关于卵巢癌放射治疗说法错误的是()

A、卵巢癌的放射治疗分为外照射、腔内放射治疗及腹腔内照射

B、卵巢癌常有盆、腹腔内的广泛种植,外照射范围应包括整个盆、腹腔脏器

C、外照射还可用于锁骨上和腹股沟淋巴结转移灶和部分紧靠盆壁的局限性病灶的局部治疗

D、术后阴道残端或阴道直肠隔有残留或复发者,应采用外照射

E、腹腔放射性核素治疗目前已被腹腔化学治疗代替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52岁妇女,卵巢癌术后行TC(紫杉醇+卡铂)化疗。给患者使用紫杉醇应注意()

A.仔细询问患者既往药物过敏史

B.用药前与家属和患者沟通,告知使用相关药物的目的

C.用紫杉醇时给予心电监护,观察血压和心率变化

D.备好治疗过敏的急救药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患者,女性,42岁,因消瘦乏力、下腹部发现包块2月,腹胀2周就诊。消瘦,腹部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子

患者,女性,42岁,因消瘦乏力、下腹部发现包块2月,腹胀2周就诊。消瘦,腹部移动性浊音()。妇科检查:子宫正常大,右侧有12cm×8cm×6cm不规则肿块,尚活动,后穹窿扪及少许结节质硬最可能的诊断是A、盆腹腔结核

B、子宫内膜异位症

C、慢性盆腔炎

D、卵巢癌盆腹腔转移

E、晚期胃癌

晚期卵巢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A、肿瘤切除术

B、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

C、激素治疗

D、化学治疗

E、放射治疗

能引起子宫内膜增生过长的卵巢肿瘤是A、成熟囊性畸胎瘤

B、卵泡膜细胞瘤

C、内膜样肿瘤

D、内胚窦瘤

E、浆液性囊腺瘤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晚期卵巢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A.肿瘤切除术B.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C.激素治疗D.化学治疗E.放射

晚期卵巢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

A.肿瘤切除术

B.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

C.激素治疗

D.化学治疗

E.放射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晚期卵巢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A.肿瘤切除术B.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C.激素治

晚期卵巢癌的首选治疗方法是

A.肿瘤切除术

B.肿瘤细胞减灭术+化学治疗

C.激素治疗

D.化学治疗

E.放射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患者女,43岁,因右侧乳腺癌行改良根治术。术后病理:浸润性导管癌Ⅱ级,直径2.5 cm,腋淋巴结转移0/12。免疫组织化学:ER(-),PR(),C-erbB2()。术后最适当的治疗模式为

A、辅助化学治疗

B、辅助化学治疗+放射治疗

C、辅助化学治疗+内分泌治疗

D、辅助化学治疗+曲妥珠单抗治疗

E、辅助化学治疗+放射治疗+内分泌治疗+曲妥珠单抗治疗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