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指南
退出 登录/注册
首页 > 考试指南 > 初级护师 > 备考指南

中医护理职称考试经络与穴位记忆口诀

2025-07-16 来源:希赛医卫题库

希赛医卫题库”小程序内有考前密押卷、经典母题、备考宝典、课程超市、每日一练、每周一测、考点练习、顺序练习、智能出题、题型专练等,考生可进行在线刷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体验!

中医护理职称考试中,经络与穴位是核心难点,涉及十二经脉循行、穴位定位及功能主治等内容。经典口诀如“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等,将复杂知识凝练为易记短语。本文结合口诀解析,助考生突破记忆瓶颈,高效掌握考点,提升应试与实操能力。

一、十二经脉速记口诀解析

1、“任脉位于正前胸,心脏脾胃行不通;上连乳腺下子宫,万一不通变老翁。”

任脉为“阴脉之海”,起于会阴,沿前正中线上行至下颌,与肾经交会。口诀强调其循行路线及与心、脾、胃、子宫的关联,提示护理中需关注任脉对女性生殖系统及消化功能的调节作用。例如,产后乳汁不足可通过按摩膻中、乳根等任脉穴位促进分泌。

2、“督脉立于脊椎中,监督气血来运行;五脏六腑督脉宫,对应区域弯曲痛。”

督脉为“阳脉之海”,起于长强,沿脊柱上行至头顶,入脑。口诀指出其“监督气血”功能,与脑、脊髓、肾等脏腑密切相关。临床中,督脉穴位(如百会、大椎)常用于治疗头痛、颈椎病及神经系统疾病,护理时需注意保暖,避免风寒侵袭。

3、“胆经裤线重叠行,分泌紊乱变神经;嗜睡腋汗疲倦态,腋窝肿胀后脑痛。”

足少阳胆经循行于侧头部、躯干侧线及下肢外侧,口诀通过“裤线重叠”形象描述其分布,并关联症状(如腋窝肿胀、后脑痛)提示辨证要点。例如,偏头痛患者若伴口苦、胁痛,可按摩风池、阳陵泉等胆经穴位以疏肝利胆。

二、穴位功能口诀解析

1、“头痛左右太阳穴,风池风府一样攻,连捏带按十余次,须臾头上即觉轻。”

太阳穴属经外奇穴,风池、风府为足少阳胆经与督脉交会穴,三穴合用可疏风解表、通络止痛。护理操作中,对风寒头痛患者,可配合姜片温熨穴位,增强疗效。

2、“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此为“四总穴歌”,概括了四个常用穴位的主治范围:

(1)足三里(胃经):调理脾胃、增强免疫力,适用于腹胀、腹泻、便秘等。

(2)委中(膀胱经):活血通络,治疗腰背痛、下肢痿痹。

(3)列缺(肺经):宣肺利窍,缓解头痛、项强、咳嗽。

(4)合谷(大肠经):疏风解表、镇痛,主治面口疾病(如牙痛、面瘫)。

3、“内关穴~安抚你的胃,体贴你的心;神门穴~宁心提神疗效好。”

(1)内关(心包经):位于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主治心悸、胃痛、呕吐,是护理中缓解化疗后恶心呕吐的常用穴。

(2)神门(心经):位于腕横纹小指侧凹陷处,宁心安神,适用于失眠、焦虑患者,可配合耳穴压豆增强效果。

| THE END |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希赛医卫题库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点击打开希赛医卫  海量试题随时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