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2025年药政管理工作要点发布:聚焦16项重点任务推进医疗质量提升

2025年作为“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上海市药政管理工作以深化改革为核心,围绕临床药事管理、药品供应保障、药学服务升级三大维度,部署16项重点任务,旨在提升医疗机构药事管理水平,强化药品供应与安全,推动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以下为具体工作要点解析:
一、强化医疗机构临床药事管理
(一)抗菌药物与麻精药品精细化管控
- 完善“细菌真菌耐药监测网+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网+医院感染防控网”三网联动机制,公示抗菌药物管理核心指标,倒逼医疗机构优化临床应用。
- 压实麻精药品管理四方责任(属地、部门、单位、岗位),在保障合理用药需求的同时,严密防范流入非法渠道,筑牢药品安全防线。
(二)抗肿瘤药物与创新药管理升级
- 落实国家抗肿瘤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强化监测网数据报送质量,推动精准化用药。
- 建立创新药入院“硬指标”:要求医疗机构在医保目录发布1个月内完成药事会审核,通过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创新药“应配尽配”,助力临床治疗突破。
二、完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
(一)基本药物与基层药品联动
- 深化“1+X”用药模式,将基本药物使用与分级诊疗、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深度融合,强化其在基层医疗中的主导地位。
- 开展基层用药摸底调研,动态调整用药目录,建立短缺预警处置机制,试点“区域中心药房”共享模式,通过统一采购、储备、监测提升基层药品可及性。
(二)临床急需药与用药监测创新
- 支持医疗机构申请临床急需药品临时进口,建立使用评估与不良反应监测机制,保障罕见病、特殊病种用药需求。
- 推进药品使用监测与临床综合评价体系建设,将评价结果应用于用药目录调整、技术指南细化等场景,在药师培训基地医院开展示范应用。
三、推动药学服务高质量发展
(一)药学人才培养与基层能力提升
- 扩大临床药师培训覆盖面,新增社区药师招生名额,实施“西医+中医+社区”多维度能力提升计划,探索跨省市代培机制。
- 启动第二批社区药学服务示范中心遴选,通过中期考核推动首批示范中心提质增效,打造基层药学服务标杆。
(二)智能化与连续性服务创新
- 聚焦处方审核、临床用药、患者指导三大场景,制定智能用药服务标准化流程,依托“区域集中(云)审方中心”实现医联体内处方前置审核,提升用药安全性。
- 以慢性病、孕产妇等人群为重点,建立居民连续用药记录(药历),整合各级医疗机构用药数据,为精准用药和临床评价提供数据支撑。
(三)科普宣教与行业协同
- 开展“合理用药宣传月”等活动,针对医务人员强化处方规范与合理用药培训,面向公众普及安全用药知识,营造共建共享的用药安全环境。
四、工作实施保障
- 责任落实:各医疗机构需对照任务清单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与责任人,确保政策落地。
- 监督评估:通过数据监测、现场督导、绩效考核等方式,对工作进展与成效进行动态评估,及时调整优化策略。
- 社会参与:鼓励行业协会、患者组织等多方参与,形成政府主导、机构协同、社会共治的药政管理新格局。
为了帮助各位考生更好的备考,我们会及时更新执业药师考试的练习试题,想要获取更多执业药师考试的干货内容和题库资料,点击“希赛医卫题库”小程序即可领取。
提示:手机浏览无法扫码,可点击下方二维码图片打开微信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