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指南
退出 登录/注册
首页 > 考试指南 > 初级护师 > 备考指南

护理职称考试《中医护理》基础理论速成指南

2025-07-01 来源:希赛医卫题库

希赛医卫题库”小程序内有考前密押卷、经典母题、备考宝典、课程超市、每日一练、每周一测、考点练习、顺序练习、智能出题、题型专练等,考生可进行在线刷题,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进入小程序体验!

中医护理是护理职称考试的重要板块,融合整体观念、辨证施护等理论,涵盖阴阳五行、四诊合参、针灸推拿等核心内容。备考需紧扣高频考点,结合案例理解治则八法与饮食情志调理。本文梳理基础理论框架,提炼速记要点,助考生高效掌握中医护理精髓,冲刺考试高分!

一、核心理论框架

中医护理以整体观念为核心,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统一性。例如,春季属木,风邪易侵,患者易出现风疹、过敏等症状,护理中需注重避风保暖、饮食清淡。辨证施护是中医护理的灵魂,通过“望、闻、问、切”四诊收集资料,结合八纲辨证(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确定证型,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例如,风寒感冒患者需发汗解表,护理中可给予姜汤、温热粥食,并注意保暖;而风热感冒患者则需清热解表,护理中可给予薄荷茶、梨汁等清凉食物。

二、基础理论体系

1、阴阳学说:阴阳是宇宙的基本规律,人体疾病本质是阴阳失衡。护理中需通过调节阴阳平衡维护健康,如阳虚体质患者需避免寒凉刺激,多食温补食物。

2、五行学说:五行(木、火、土、金、水)对应五脏(肝、心、脾、肺、肾),通过五行相生相克关系分析疾病传变规律。例如,肝病易传脾,护理中需兼顾健脾。

3、脏腑经络:脏腑是人体功能的核心,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护理中需通过刺激经络穴位调节脏腑功能,如头痛患者可按摩太阳穴、风池穴缓解症状。

三、诊断方法与技术

1、望诊:观察神色形态、舌象、皮肤等。例如,舌质红、苔黄腻提示湿热内蕴;面色苍白、唇甲无华提示气血两虚。

2、闻诊:听声音、嗅气味。如咳嗽声重浊提示外感风寒;口气酸腐提示食积。

3、问诊:详细询问病史、症状、生活习惯等。需结合四诊结果综合分析,避免遗漏关键信息。

4、切诊:脉诊与按诊结合。脉诊需掌握常见脉象(如浮脉主表证、沉脉主里证)的临床意义。

四、治疗原则与手段

1、治则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例如,外感风寒用汗法,食积停滞用消法。

2、特色技术:

针灸:通过刺激穴位调节气血,如足三里穴可增强免疫力。

推拿:通过手法舒筋活络,如小儿推拿可治疗消化不良。

拔罐:通过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常用于风寒湿痹。

中药熏洗:利用药物热力与药效治疗皮肤病、关节痛等。

五、康复保健

1、饮食调养:根据证型选择食物性味,如热证患者宜食绿豆、苦瓜清热;寒证患者宜食生姜、羊肉温补。孕妇需补充蛋白质、铁、钙,避免辛辣油腻;儿童需均衡饮食,控制零食摄入。

2、情志护理:通过移情易性、五行音乐疗法等调节情绪。例如,忧思过度患者可听相声、看喜剧缓解情绪。

3、运动保健:根据体质制定运动方案,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传统功法可调和气血、增强体质。

六、高频考点速记

1、四气五味:四气(寒、热、温、凉)指导药物选用,五味(酸、苦、甘、辛、咸)对应不同功效。

2、服药时间:补益药饭前服,驱虫药空腹服,安神药睡前服。

3、针灸禁忌:孕妇腰骶部、合谷穴慎刺,避免晕针、滞针等并发症。

4、治未病:强调预防为主,通过饮食调养、情志护理、运动保健等手段提高抗病能力。

| THE END |
温馨提示:因考试政策、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希赛医卫题库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异议,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 点击打开希赛医卫  海量试题随时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