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医生资格> 临床执业医师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主观题]

男,56岁,右腹股沟包块S年,伴胀痛,平卧位包块不能完全回纳,同时有便秘、“消化不良”。包块部位听诊可

闻及肠鸣音,手术治疗时,应特别注意不要误伤

A.腹壁下动脉

B.精索内动脉

C.盲肠或乙状结肠

D.精索内静脉

E.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沟神经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男,56岁,右腹股沟包块S年,伴胀痛,平卧位包块不能完全回纳…”相关的问题
第1题
男,56岁,右腹股沟包块5年伴胀痛,平卧位包块不能完全回纳,同时有便秘、消化不良。包块部位听诊可闻
及肠鸣音。手术治疗时,应特别注意不要误伤

A、腹壁下动脉

B、精索内动脉

C、盲肠或乙状结肠

D、精索内静脉

E、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男,56岁,右腹股沟包块5年,伴胀痛,平卧位包块不能完全回纳,同时有便秘、"消化不良"。包块部位听诊可
闻及肠鸣音,手术治疗时,因特别注意不要损伤

A.腹壁下动脉

B.精索内动脉

C.盲肠或乙状结肠

D.精索内静脉

E.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男性,56岁,右腹股沟包块5年,伴胀痛,平卧位包块不能完全回纳,同时有便秘、“消化不良”,包块部位听诊
可闻及肠鸣音,手术治疗时,应特别注意不要误伤

A.腹壁下动脉

B.精索内动脉

C.盲肠或乙状结肠

D.精索内静脉

E.髂腹下神经和髂腹股沟神经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男,3岁。右腹股沟部可复性包块1年余。此次因哭闹包块不能还纳伴呕吐6小时就诊。查体:右侧阴囊内肿块,肿块呈蒂状延至腹股沟部,有触痛,不能回纳。此患儿诊断首先考虑()。

A.滑动性疝

B.鞘膜积液伴感染

C.腹股沟斜疝嵌顿

D.右侧腹股沟淋巴结炎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患者,男,65岁。发现右腹股沟内侧包块3年余,3天前覆股沟包块突然增大,变硬,不能还纳伴剧烈疼痛,8小时前疼痛有所缓解,但出现发热,患者最可能出现了()

A.易复性疝

B.难复性疝

C.嵌顿性疝

D.绞窄性疝

E.急性闲尾炎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男,58岁。乏力、大便习惯改变伴消瘦、低热4个月,查体:贫血貌,右下腹压痛(+),可及5cm×3cm包块。对诊断有意义的检查是()。

A.腹部B型超声

B.腹部X线平片

C.结肠镜

D.腹部CT

E.PPD试验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共用题干) 女,51岁。右腹股沟下方包块3年。平卧后可变小,4小时前搬重物后,包块突然增大,并出现胀

(共用题干) 女,51岁。右腹股沟下方包块3年。平卧后可变小,4小时前搬重物后,包块突然增大,并出现胀痛,逐渐加重。1小时前出现右下腹阵发性绞痛。查体:表情痛苦,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右腹股沟下方可及3cmx3cm包块,触痛明显,无搏动感,平卧手法还纳未成功 如行外科治疗,传统术式中最常用的是

A.Shouldice法

B.Ferguson法

C.Halsted法

D.Mcvay法

E.Bassini法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复性,行走
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 36.5℃,P 75次/分,R 21次/分,BP 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病例摘要】患者男性,56岁。主诉:右下腹可复性包块20余年。病史:患者于20余年前出现右下腹包块,呈可
复性,行走时包块出现,有下坠感,有时包块在久站后可坠入右侧阴囊,平卧后可消失,无其他不适感。院外未曾系统治疗。查体:T36.5℃,P75次/分,R21次/分,BP115/76mmHg,右腹股沟区可见一拳头大小的包块(立位),呈梨形,远端达右耻骨结节处。平卧时,右腹股沟仍较饱满,有包块感,外环口扩大并有冲击感,肿块消失后压住内环口改站立位肿块不再出现。肿块坠入阴囊行透光实验(-)。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女,51岁。右腹股沟下方包块3年。平卧后可变小,4小时前搬重物后,包块突然增大,并出现胀痛,逐渐加重。1小时前出现右下腹阵发性绞痛。查体:表情痛苦,肠鸣音亢进,可闻及气过水声,右腹股沟下方可及3cm×3cm包块,触痛明显,无搏动感,平卧手法还纳未成功

A.耻骨肌筋膜上

B.精索前方下腹外斜肌腱膜上

C.精索后方与联合腱上

D.精索后方与腹外斜肌腱膜上

E.精索前方与联合腱上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