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级卫生专业技术资格> 其他卫生技术类(高级)
题目内容 (请给出正确答案)
[单选题]

患者,男性,38岁,拔除右上颌第二磨牙时牙根进入上颌窦。扩大创口后取出断根,局部形成一5mm×8mm之瘘口,其最佳处理方法是()。

A.填塞明胶海绵

B.填塞碘仿纱条

C.暂不处理待其自行愈合

D.行上颌窦瘘修补术

E.应行上颌窦根治术

查看答案
答案
收藏
如果结果不匹配,请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您可能会需要:
您的账号:,可能还需要:
您的账号:
发送账号密码至手机
发送
更多“患者,男性,38岁,拔除右上颌第二磨牙时牙根进入上颌窦。扩大…”相关的问题
第1题
患者,男性,38岁,拔除右上颌第二磨牙时牙根进入上颌窦。扩大创口后取出断根,局部形成-5×8mm之瘘口,
其最佳处理方法是

A.填塞明胶海绵

B.填塞碘仿纱条

C.暂不处理待其自行愈合

D.行上颌窦瘘修补术

E.应行上颌窦根治术

点击查看答案
第2题
患者男性,55岁,风湿性心脏病史10年,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Ⅰ级,左上第一磨牙、左下第二磨牙残冠。1.

患者男性,55岁,风湿性心脏病史10年,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Ⅰ级,左上第一磨牙、左下第二磨牙残冠。

1.该患者拔牙,在有菌血症发生时,容易导致哪种严重并发症()。

A.上颌窦炎

B.干槽症

C.翼颌间隙感染

D.颞下间隙感染

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2.引起此严重并发症的致病茵是()。

A.绿脓杆菌

B.白色念珠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变形链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3.对此患者,较安全的治疗方法是()。

A.分次拔除患牙,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B.分次拔除患牙,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C.分次拔除患牙,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D.一次拔除患牙,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E.一次拔除患牙,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点击查看答案
第3题
患者,女性,35岁,右上颌第二磨牙折裂牙齿拔除过程中腭侧根折断,取根时牙根突然消失,探牙槽窝底空
虚,捏鼻鼓气时局部可见气体溢出,此时首先应作的是

A.经小孔处冲水吸根

B.从小孔处掏根

C.开窗取根

D.口服抗生素

E.照X光片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某患者右上颌第二磨牙残根需要拔除。需要麻醉的颊侧牙龈、牙槽骨的支配神经是A、上牙槽前神经B、上牙

某患者右上颌第二磨牙残根需要拔除。需要麻醉的颊侧牙龈、牙槽骨的支配神经是A、上牙槽前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

D、鼻腭神经

E、腭前神经

需要麻醉的腭侧神经A、上牙槽前神经

B、上牙槽中神经

C、上牙槽后神经

D、鼻腭神经

E、腭前神经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患者男性,46岁,拟拔除右上第一磨牙,行右上颌结节传导阻滞麻醉后4天出现发热,右侧面深部疼痛,张口
受限,右下颌升支后缘压痛,此患者感染源最大可能为

A.牙源性

B.腺源性

C.血源性

D.创伤性

E.医源性

点击查看答案
第6题
男性,40岁。拟拔除上颌第二磨牙,调整椅位时应A.头后仰至一二颌合平面与地面成90。B.头后

男性,40岁。拟拔除上颌第二磨牙,调整椅位时应

A.头后仰至一二颌合平面与地面成90。

B.头后仰至一二颌合平面与地面成45。

C.头直立,利用口镜反光操作

D.头偏向右侧,以便面对术者

E.头略后仰,利用口镜协助操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7题
男性,40岁。拟拔除上颌第二磨牙,调整椅位时应A.头后仰至上颌牙合平面与地面成90°B.头后

男性,40岁。拟拔除上颌第二磨牙,调整椅位时应

A.头后仰至上颌牙合平面与地面成90°

B.头后仰至上颌牙合平面与地面成45°

C.头直立,利用口镜反光操作

D.头偏向右侧,以便面对术者

E.头略后仰,利用口镜协助操作

点击查看答案
第8题
患者,男性,55岁,要求拔除左上后牙残根,投照左上颌第二磨牙根尖片后,腭侧根与上颌窦底影像重叠,可
根据下列哪种征象判断牙根是否位于上颌窦内

A.上颌窦是否过大

B.上颌窦底是否突人牙根之间

C.垂直角度是否过大

D.牙周膜及骨硬板是否连续

E.根尖周是否密度减低

点击查看答案
第9题
患者,男性,55岁,要求拔除左上后牙残根。投照左上颌第二磨牙根尖片后,腭侧根与上颌窦底影像重叠,可
根据下列哪种征象判断牙根是否位于上颌窦内

A.上颌窦是否过大

B.上颌窦底是否突入牙根之间

C.垂直角度是否过大

D.牙周膜及骨硬板是否连续

E.根尖周是否密度减低

点击查看答案
第10题
患者男性,55岁,风湿性心脏病史10年,伴二尖瓣狭窄,心功能Ⅰ级,左上第一磨牙、左下第二磨牙残冠。该患
者拔牙,在有菌血症发生时,容易导致哪种严重并发症A、上颌窦炎

B、干槽症

C、翼颌间隙感染

D、颞下间隙感染

E、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

引起此严重并发症的致病菌是A、绿脓杆菌

B、白色念珠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变形链球菌

E、金黄色葡萄球菌

对此患者,较安全的治疗方法是A、分次拔除患牙,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B、分次拔除患牙,术前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C、分次拔除患牙,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D、一次拔除患牙,术前、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E、一次拔除患牙,术后预防性使用抗生素

点击查看答案
第11题
患者男性,35岁。左下第二磨牙残冠要求拔除。在局麻下顺利拔除该牙,术后第3天患者自觉拔牙区疼痛明显且为持续性。检查见左下第二磨牙拔除牙创愈合不良,牙槽骨表面有灰白色假膜覆盖,周围牙龈充血。牙片示左下第二磨牙牙根窝内无明显残根遗留。该患者的诊断是()

A、拔牙创急性感染

B、拔牙后牙根感染

C、干槽症

D、右三叉神经痛

E、拔牙后疼痛

点击查看答案
退出 登录/注册
发送账号至手机
密码将被重置
获取验证码
发送
温馨提示
该问题答案仅针对搜题卡用户开放,请点击购买搜题卡。
马上购买搜题卡
我已购买搜题卡, 登录账号 继续查看答案
重置密码
确认修改